beat·365(中国) - 官方网站-最新App Store下载

beat365概况 集团简介 董事长致词 发展战略 荣誉资质 企业文化 集团产业 技术创新 产品创新 平台创新 国际创新 产品中心 智慧显示终端 电致变色玻璃 模拟芯片 5G非导新材料镀膜 超高清传媒 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 智能教育 智能金融 智能办公 智能医疗 智能交通 beat365官方登录入口 集团动态 媒体报道 商务合作 销售代理 产品直销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人才理念 人才培养
BEAT365

媒体报道

365体育|麻生早苗|万物互联的时代看看“智慧常州”的魅力

来源:BEAT365 发布时间:2023-05-27

  中國江蘇網5月10日訊 最近,家住九洲新世界小區的邵建然先生家用起了一種智能插座。這個插座是上月23日,常州供電公司在九洲新世界小區開展活動的時候給邵老先生安裝的。用了 這麼一陣子,邵老先生覺得這個智能插座確實與普通插座不同,可以通過手機看到這路線上的用電量,週圍鄰居看了羨慕,紛紛表示也想安裝。這種讓人十分新奇的 玩意兒365體育,其實就是將普通插座與物聯網相結合,讓居民可以點點手機就了解插座的用電信息。

  說到這,肯定不少人要問了,什麼叫物聯網?這個詞這幾年在網絡上出現的頻率老高了,聽起來特深奧,查了查百度百科,上面明明寫的就是中文,但怎麼就愣是沒看懂呢?

  不過,等你弄明白了什麼是物聯網後,你就會發現,這個看似深奧的術語名詞其實很簡單,跟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並且你早已置身其中。

  想弄明白什麼是物聯網,咱就要從早已熟悉的互聯網說起。互聯網的英文是Internet,就是因特網。而物聯網的英文是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就是把所有東西都連在一起的因特網,借由互聯網,將設備與設備之間互相串聯,把監測到的數據上傳雲端。

  說得再通俗一點,就是讓每個事物都連上互聯網,讓每件東西都能通過互聯網聽從你的命令。物聯網實現的是人與物體的“對話”、物體與物體之間的“交流”,甚至可以讓物體自己“說話”。

  物聯網這個概念其實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麻生早苗,但當時並未引起重視。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科技的發展365體育,物聯網在近年來備受關注,並成為戰略新興產業。常州在物聯網產業發展方面,比我國大多數城市起步都要早。

  2011年,我市先行一步,編制了“十二五”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提出了“以應用為先導,以示範工程為依託,堅持創新發展、特色發展,盡快 形成融技術研發、生產制造、產業化應用于一體的物聯網產業體系,助推全市經濟轉型升級及兩化(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產業發展思路。近年來,我市的 物聯網產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據了解,目前麻生早苗,我市物聯網及相關企業70餘家,各類科研院所、大專院校30餘家。2015年全市物聯網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0億元,是 “十一五”末的3.4倍,“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速度為28%。全市物聯網產業基本形成了從傳感器研發制造、物聯網系統集成、軟件開發和物聯網應用的產業 鏈體系。

  說了這麼多咱們常州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內容,不少讀者肯定覺得,這些雖然都與常州的發展休戚相關,但多少還是有點不接地氣,物聯網距離常州老百姓的生活到底有多遠?

  其實,物聯網完全就是一條“變色龍”,它與現有行業不斷融合,以不同的形態與方式,早就走進了我們的日常生活365體育。它與家電結合起來,就變成了 智能家電;汽車要是遇上了物聯網,就能變成智能汽車;醫療碰上了它,就是智能醫療;甚至城市也能沾上智能的色彩麻生早苗。物聯網技術在常州市民的生活中早已被廣泛 運用,常州“智慧”隨處可見。

  這個智能插座在通過wifi與互聯網的情況下,在手機上安裝“智電生活”app並與插座成功對接後,可以遠程控制這個插座的通和斷。電飯煲、電視機、微波爐等家電在使用這個插座時,手機上也能反應該插座所在電路的實時電量和實時功率。

  除了這些功能,這個插座還具備模擬空調遙控器的功能,利用插座內部的紅外接收模塊,可以通過手機控制空調的開關、制冷、制熱,也可以調節溫度和風量。

  常州供電公司營銷部智能用電專職孫宇介紹,推廣這種智能插座麻生早苗,主要是為了方便用戶合理調整用電,通過供電公司與用戶的雙向互動,鼓勵用戶側主動參與電網的安全高效運行,實現發電及用電資源的優化配置,形成負荷友好互動模式,從而達到“削峰填谷”的目的。

  據了解,目前常州供電公司正在推廣的這款智能插座在國網商城還沒有開始銷售。常州供電公司預計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對我市1500戶居民的免費安裝,有需求的市民可以前往就近的供電營業廳咨詢。

  下一步,常州供電公司可能推廣電力線路無線路由器,即把無線網絡信號加載到插座上,通過電力線路傳送到相關插座上,以幫助解決單個路由器難以覆蓋家裡所有房間的問題。

  智能插座還在推廣階段,熟悉它的市民可能不多,但有一款結合了物聯網的軟件在常州肯定是家喻戶曉,那就是常州公交集團推出的“掌上公 交”app。從2013年4月25日推出至今,已經有近200萬次的下載量,日訪問量超過20萬次,而我市公交每天的客運量,約為100萬人次。

  “掌上公交”具備的線路站點查詢、換乘查詢、到站提醒、鎖定車輛等功能,其實就是使用了物聯網的高精度無線實時定位系統。常州目前公交車輛定位準確率高達99%,每一輛公交車都安裝了車載智能終端,車輛到站時間可以精準到分鐘。

  近年來,常州公交全力打造智慧公交體系,開發上線了ERP管理系統、掌上公交系統、短信查詢平台,建成使用了公交車載免費wifi系統,啟 動建設大數據分析系統平台和新版公交網站升級。每天由各系統產生的乘客刷卡、車輛保養、線路運行、監控視頻等數據信息數以億計,並全部接入了公交信息智能 指揮調度平台,物聯網在其中發揮了特別重要的作用,把這些數據通過互聯網進行收集整理,然後傳送至平台。整個龐大的公交系統都與物聯網有著緊密的聯系。

  按照計劃,未來幾年,常州公交會在移動支付方面取得突破,微電子站牌、NFC電子標簽等,許多與物聯網密切相關的功能也會陸續亮相。

  目前我國農業正處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期,農業物聯網將發揮獨特而重要的作用,也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常州目前在智 能農業方面,科佳軟件、智能農裝和恆旭科技等企業,開發了豬肉安全監管與可追溯系統、工廠化農業生產在線監測管理和決策支持系統、稻麥田信息感知與專家智 能管理系統。

  都市e農莊是我市一家使用物聯網感知平台的智慧農莊365體育。都市e農莊負責人錢小剛介紹,他們農莊使用的這套物聯網系統是溫室物聯網感知平台,是 他們農莊與南京農業大學共同研制開發的麻生早苗。在錢小剛的辦公室電腦上,點開“設施e控”軟件,記者就能在顯示屏上看到農莊大棚裡的所有作物,濕度、光照、溫 度、二氧化碳濃度等都能在屏幕上顯示,噴水、施肥、排風機、內外遮陽等全部都能實現互聯網遠程控制。只需點擊鼠標,一個人就能管理百畝,甚至千畝農田。

  在都市e農莊的大棚裡,記者看到,每個大棚裡都有一個箱子設置在大棚中央麻生早苗。錢小剛介紹,那個箱子就是物聯網信息採集箱,整個大棚裡的信息都先匯集到這個箱子中,然後通過互聯網傳輸到他的服務器裡,最後反映到他的電腦上。

  目前,錢小剛還有兩套物聯網智能系統在使用,一套是水肥一體化系統,通過互聯網對農作物按照不同的水肥配比進行定量施肥。另一套是臭氧殺菌系統,也是利用了物聯網技術控制臭氧進行殺菌。

  “採用了物聯網後,溫室大棚得到精準調控,達到了農場品增產、改善品質、調節生長週期、提高經濟效益等目的。同時,農莊的人工成本和勞動強 度也都大幅下降,但目前還是存在一些弊端,比如投資成本比較大,如果是普通農家投資了這樣一套設備,想在投入和產出中找到平衡點是有點困難的。另外就是國 內相關設備的精度不高,雖然在價格上國產設備有很大優勢,但要想從遠程控制真正轉變為智能控制,現在還是只能依靠國外設備。”錢小剛說。

  正如眼睛、鼻子、耳朵和皮膚在人體中的作用一樣,傳感器在硬件中就充當了一個從外界接受信息的角色。一部智能手機中會有十幾種傳感器,一輛 高檔汽車中可能有幾百個傳感器,一個現代化的智能工廠裡幾乎每一道工序都會用到傳感器。自從發明以來,傳感器就一直被應用在工控和其他領域,作為一個重要 的設備前端,傳感器的功能幾近是不可代替的365體育365體育。

  盡管在滬寧線上物聯網發展都十分迅速,無錫更是擁有著國家物聯網產業基地,但這完全不影響常州在物聯網產業發展中展現自己的特色。

  傳感器的研發和制造就是咱常州的特色,40多家傳感器相關企業集中在我市,擁有一批傳感器及其模塊系統、典型終端產品等研發制造骨幹企業,同時還擁有與傳感器產業相關的各類研發機構21家。

  常州傳感器產業起步較早,但以往一直呈現著小、亂、散的特征。去年10月,常州高新區依託原有的傳感器產業基礎,規劃建設了江蘇省傳感器產 業基地,為產業基地內的40餘家傳感器及其相關制造企業提供企業發展的共享平台,以打造“中國國際傳感谷”為目標,集聚一批具有較大規模和較強競爭力的各 類傳感器產業相關企業。2015年,常州高新區傳感器總產值約為140億元,產品覆蓋了溫度、壓力、位移、流量、音頻、速度等諸多品種。

  常州光伏產業園管委會黨工委副書記張新強介紹,目前產業基地主要布局為三個區域:產業創新核心區、產業聚集重點區和產業發展協同區。

  其中,產業創新核心區緊鄰京滬高鐵常州站和滬蓉高速薛家道口,佔地560畝365體育,將圍繞構築傳感器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有效集聚高水平的產業技術 研發機構、權威的檢測、標準、認證機構、公共技術服務平台、企業孵化器、科技金融機構、創新咨詢服務機構等,打造“國際傳感谷”的“創新驅動之核”。

  規劃總面積11.24平方公裡的產業聚集重點區,目前已集聚美國森薩塔等國際知名傳感器企業和萊賽光電等細分行業知名企業,爭取進一步集聚更多涵蓋新型傳感器、關鍵材料、核心芯片、模塊系統、典型終端等產品的傳感器重點制造企業。

  “現在正是物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規劃建設傳感器產業基地,就是為了圍繞現有產業優勢,借力物聯網,為基地內的企業提供配套設施,搭建共享 平台,把產業的上、下遊建立起來,幫助企業做大做強。”張新強說,目前高新區正在籌建傳感谷產業技術研究院,完善產業基地載體建設,優化服務方式,給企業 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365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