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中国) - 官方网站-最新App Store下载

beat365概况 集团简介 董事长致词 发展战略 荣誉资质 企业文化 集团产业 技术创新 产品创新 平台创新 国际创新 产品中心 智慧显示终端 电致变色玻璃 模拟芯片 5G非导新材料镀膜 超高清传媒 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 智能教育 智能金融 智能办公 智能医疗 智能交通 beat365官方登录入口 集团动态 媒体报道 商务合作 销售代理 产品直销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人才理念 人才培养
BEAT365

集团动态

BET356亚洲版在线【普法365】新《安全生产法》释义 第七十四条 举报和公益

来源:BEAT365 发布时间:2025-02-09

  2021年6月1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決定》BET356亞洲版在線,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為配合修改後的《安全生產法》的學習宣傳和貫徹執行工作,便于廣大讀者準確理解、掌握法律規定,本號摘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釋義》。該書由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應急管理部參與修法的同志編寫,對《安全生產法》逐條進行解釋,深刻闡釋、準確反映立法內容全國聯網排列3,供大家學習參考。

  第七十四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事故隱患或者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均有權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或者舉報。

  因安全生產違法行為造成重大事故隱患或者導致重大事故全國聯網排列3,致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根據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的相關規 定提起公益訴訟。

  事故隱患和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造成了威脅,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都有權對事故隱患或者安全生產違法行為進行舉報,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如果安全生產違法行為造成重大事故隱患或者導致重大事故,為了維護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檢察機關也可以依法提起公益訴訟。

  1任何單位或者個人的舉報權利。為了發揮全社會對安全生產的監督作用,本條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事故隱患或者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均有權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或者舉報。實踐中,要特別重視生產經營單位內部有關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的舉報。他們處在生產經營第一線,對本單位存在的違法行為最為了解,其舉報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同時,也要鼓勵其他單位和個人的舉報。他們通常與被舉報單位沒有直接利益關系,能擺脫生產經營單位內部人員的局限性全國聯網排列3,從而提供重要的線索。舉報的內容應當真實,不得捏造違法行為,誣告、陷害有關單位和人員。對有誣告、陷害行為的,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當然,實踐中要注意錯誤舉報和誣告、陷害的區別。

  2.受理舉報的部門。受理安全生產領域舉報的部門有:(1)應急管理部門。應急管理部門是安全生產工作的綜合監督管理部門,根據本法第10條第1款,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門對全國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綜合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綜合監督管理。因此,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可以向應急管理部門舉報事故隱患或者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由應急管理部門依法實施綜合監督管理。(2)應急管理部門以外的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根據本法第10條第2款的規定,國務院交通運輸、住房和城鄉建設、水利、民航等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對有關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對有關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BET356亞洲版在線。依據上述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在發現生產經營單位的事故隱患或者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時,也可以向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舉報,主要有:公安機關,建築行政部門,鐵路、民航、交通部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部門,電力監管部門等。(3)監察機關。根據監察法的規定,各級監察委員會是行使國家監察職能的專責機關,依預監察法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進行監察,調查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開展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因此,對于各級地方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過程中或者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中有違法行為的全國聯網排列3,任何單位和個都可以向有關監察機關舉報。

  3有關部門對于違法行為的舉報應當及時依法處理。單位和個人以書信、電話、口頭和委託他人轉告等方式,無論實名還是匿名、對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和事故隱患等進行舉報的均應受理。受理口頭舉報,應當將舉報情況寫成筆錄;受理電話舉報,應當詢問清楚,如實記錄。對具名報告或者舉報但不願對外公開身份的,接受報告或者舉報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為當事人保密。對具名報告或者舉報且有聯系方式的,依照(信訪條例》的規定,有關行政機關收到報告或者舉報後,應當在15日內書面告知舉報人是否立案受理,並自受理之日起60日內辦結,告知舉報人。對于舉報的事實線索比較明確,又屬于本部門職責範圍的,受理舉報的部門應當及時進行調查,違法行為經查證屬實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或者處分,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不屬于本部門職責範圍的舉報,應當及時移交有權處理的部門。

  實踐中,擔心舉報本單位而被解雇,擔心可能存在官官相護或官商勾結而遭受打擊報復,是群眾不敢或不願意舉報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大多數人不敢實名舉報。實質上,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群眾對政府部門存在一定的信任危機。因此,必須為安全生產舉報人建立嚴格的保密制度,消除群眾的顧慮。例如,為了便于查證,在鼓勵實名舉報的同時全國聯網排列3,應對舉報人的信息進行嚴格保密;在對舉報內容進行批轉的同時,應隱去舉報人的各項信息。而在實際工作中BET356亞洲版在線,更應嚴格執行保密工作紀律,嚴厲查處洩露舉報人信息和打擊報復舉報人的行為,切實保護舉報人合法權益。只有這樣,群眾才沒有後顧之憂,才能敢于舉報安全生產的各種違法行為和事故隱患。

  完善安全生產公益訴訟法律制度,在安全生產法中增加相關規定、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相關政策文件精神的客觀要求。《意見》明確提出“研究建立安全生產民事和行政公益訴訟制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拓展公益訴訟案件範圍”,最高人民檢察院與最高人民法院、應急管理部、交通運輸部等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分工方案,將“探索開展安全生產公益訴訟試點”納人落實該項任務實施規劃。《法治中國建設規劃試點(2020-2025年)》中明確提出“拓展公益訴訟案件範圍,完善公益訴訟法律制度”;《2020年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要點》明確提出探索開展危化品、尾礦庫、交通等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據統計,目前全國已有24個省級人大常委會出台關于加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專項決定,其中有20個對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探索予以明確。在修正草案審議過程中,有的意見建議在本法中對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作出明確規定,本次修正採納了這一意見。

  對安全生產公益訴訟作出明確規定,有相應的法律和實踐基礎,有助于提高全社會的安全生產水平。一是有助于完善安全生產領域現有制度機制。目前,安全生產領域存在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職能交叉、監管缺位、執法不嚴等問題,在安全生產領域開展檢察公益訴訟,有助于促進有關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全國聯網排列3、嚴格執法。二是公益訴訟制度包含的訴前程序機制有利于充分發揮制度優勢。檢察機關與行政機關有相同的目標追求,在訴前督促行政關履職,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的制度設計,也是檢察機戈公益訴訟的實踐導向。三是在實體法中規定檢察公益訴訟條款有相關立法先例。英雄烈士保護法授權檢察機關提起英烈保護公益訴訟BET356亞洲版在線,未成年人保護法也明確規定了檢察公益訴訟條款。實踐證明,在實體法中規定檢察公益訴訟條款,能夠有效推進檢察公益訴訟工作,切實保護社會公共利益。四是具有堅實的實踐基礎。檢察公益訴訟制度自2015年開始試點,已經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目前,一些地方檢察機關據此針對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物品、礦山和尾礦庫治理、違法建設、違法施工等安全生產公益保護問題作了積極穩妥的探索。2020年,全國檢察機關辦理各類公益訴訟案件15萬餘件,其中包括大量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典型案件,起訴後均得到法院判決支持BET356亞洲版在線,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社會效果全國聯網排列3、法律效果。

  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有一定的條件,包括:(1)因安全生產違法行為造成重大事故隱患或者導致重大事故,即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有違反本法或者其他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且這種違法行為導致出現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或者發生重大事故。(2)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出現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或者發生重大事故,既會使生產經營單位及其從業人員、週邊單位及居民等的人身、財產權益受到損害,也有可能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BET356亞洲版在線。只有當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時,檢察機關才能提起公益訴訟全國聯網排列3。(3)根據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的相關規定提起公益訴訟。《民事訴訟法》第55條規定,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在沒有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或者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不提起訴訟的情況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行政訴訟法》第25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職責。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職責的,人民檢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